這個下飯菜致癌?實際是個“營養品”!吃時注意這幾點......

發布時間:2024-11-04   作者:swkjxh   來源:汕尾世界杯直播平台视频   點擊量: 1379
腐乳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美食
還能和各種食材搭配
比如廣東人餐桌上經典的椒絲腐乳炒通菜
無論是高檔酒樓還是大排檔
都能點上這道菜
雖然風味絕佳
但關於腐乳的“閑言碎語”卻不少
比如說“腐乳是黴變食物,吃了會致癌”
“腐乳是醃製品,不健康”等等
事實真的如此嗎


吃腐乳真的會(hui) 致癌嗎


腐乳被懷疑吃了會致癌,主要有兩方麵原因。一是因帶了個“腐”字,會讓人聯想到“腐敗變質”,加上製作腐乳過程中的毛黴,又會引起人們對“發黴”食物的警惕;其次,腐乳屬於醃製品,讓人擔心會有“亞硝酸鹽超標”,進而存在致癌的風險。

實際上,並不用擔心吃腐乳會致癌。首先,製作腐乳的發酵菌采用的是毛黴菌和根黴菌,它們都屬於良性菌種,不同於臭名昭著的黃曲黴,不會產生致癌物,可以安全食用。

我國腐乳生產用的主要毛黴有雅致放射毛黴、五通橋毛黴、總狀毛黴、高大毛黴和腐乳毛黴等;因米根黴、華根黴、無根黴等根黴與毛黴親緣性較高,也常被用於腐乳發酵。

已獲授權圖,轉載有風險

再來說說對於腐乳亞硝酸鹽含量的擔憂。發酵食品裏的亞硝酸鹽,一般是原料自帶的硝酸鹽被細菌轉化而來,比如醃酸菜。但腐乳由豆腐發酵得來,大豆本身沒多少硝酸鹽,所以發酵過程並不會產生多少亞硝酸鹽。雲南大理大學曾檢測過市麵上3款品牌的腐乳,都沒有出現亞硝酸鹽有超標的情況。也曾有人對哈爾濱市售的 12 個品牌的青腐乳進行過檢測,結果顯示其亞硝酸鹽含量均低於國家標準限量值,合格率達 100%。

所以,隻要是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腐乳,就不用擔心致癌問題

發酵的腐乳營養(yang) 價(jia) 值提升了


解答了腐乳是否會致癌的疑惑後,我們再來看看它的營養價值如何。

從豆腐變成腐乳,它的營養不僅沒有多大損失,甚至還有所提升。首先,是營養物質變得更容易吸收了。大豆裏有一些植物纖維人體難以消化,阻礙蛋白質吸收,而經微生物的酶水解後,蛋白質分解為多肽和氨基酸,使得腐乳中蛋白質的消化率從65.3%升高到96%;脂肪也分解為脂肪酸和甘油,變得更好消化

已獲授權圖,轉載有風險

另外,腐乳中所含蛋白質的量和性能完全可以與動物性食品相媲美,且其本身又不含膽固醇。且有動物實驗表明,腐乳中的蛋白質疏水性成分能與膽酸結合,降低體內膽固醇的吸收及膽酸的再吸收。

未發酵的大豆製品中,異黃酮主要是以黃酮葡萄糖苷的形式存在,發酵後則變成遊離型異黃酮苷原,活性更高,能更好地起到抗氧化作用,對維持體內激素的平衡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

在發酵之前,大豆中幾乎不含維生素B12,但經過發酵卻能合成維生素B12。要知道,維生素B12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,比如肉類、動物內髒、魚、禽、蛋類等食物。人的膳食中如果缺少維生素B12,容易發生巨幼紅細胞性貧血。老年人缺乏維生素B12還可導致記憶力下降、失眠、抑鬱等。

不同風味的腐乳中,B12的含量為0.41微克/100克—7.01微克/100克,對比一下,牛肉中B12的含量為1.8微克/100克,豬肉中B12的含量為3微克/100克,因此,在素食當中,腐乳是一個補充維生素B12的良好來源。

三種風味各有特點


腐乳距今已有 1000 多年的曆史,根據製作輔料的不同,一般有三種顏色,包括白腐乳、紅腐乳和青腐乳

白腐乳





白腐乳也叫白方,表麵呈淡黃色,具有黃豆清香,“甜辣”、“桂花”、“五香”等口味都屬於“白方”,是南方人的心頭好。廣東開平的廣合腐乳最為大眾所熟知,廣東人喜食清淡,廣合腐乳口感更為細滑,味道也更加貼近豆腐的本味。

紅腐乳





也叫紅方,它脫胎於白方,是在腐乳製作過程中加入紅曲發酵得到,所以表麵呈紅色,因做法源自南方,紅腐乳又被稱作“南乳”。常見的口味有“大塊”、“紅辣”、“玫瑰”等。

已獲授權圖,轉載有風險

青腐乳





也就是青方,民間稱為臭腐乳,顏色青黑,是腐乳深度發酵的結果。雖然聞著臭,但入口後香味濃鬱、口感細膩、回味無窮。江浙地區,徐州人、紹興人是青方腐乳的熱烈追捧者,搭配上稀飯,是最常見的江浙早餐之一。

吃腐乳要注意這幾點


獨特的風味使得腐乳成為(wei) 許多人的下飯首選,但在吃的時候,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。


1.好的腐乳吃起來有香滑感,不好的腐乳則帶有酸味、臭味或其它異味。若腐乳發綠、發黑則不宜購買。

2.腐乳應放在玻璃瓶內,密封、放陰涼幹燥處,也可放置在冰箱的保鮮室內,以免在開封後發生變質。


已獲授權圖,轉載有風險


3.腐乳因含鹽分和嘌呤較高,因此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、痛風以及消化道潰瘍患者最好不要吃

4.腐乳可以作為調味品,代替部分鹽,用於日常烹調;也可以直接抹在饅頭片、大餅上吃。另外,口味重的人,可以將配粥的鹹菜換成半塊腐乳,相對更健康。

自製腐乳有風險


有的人喜歡自製腐乳,覺得自己做得幹淨衛生。但為了安全起見,最好別自製。

傳統的腐乳接種方式是將腐乳白胚放在發酵房中,環境中的微生物落在白胚上,逐漸生長後形成毛胚。自然發酵環境中的微生物種類和數量很難控製,有毒有害微生物的生長得不到控製,就可能會含有對人體有害的致病菌,比如沙門氏菌、蠟樣芽抱杆菌、金黃色葡球菌等,如果毛胚被這些致病菌汙染並進一步繁殖,食用後可能會導致食物中毒。

相比之下,正規的腐乳生產企業大多采用人工接種方式,能更好地控製菌種的種類和發酵環境,保證食品安全性。

已獲授權圖,轉載有風險

根據個人口味和健康狀況
適量食用腐乳
不僅可以品嚐到它獨特的美味
還能充分吸收其營養價值